运维咖啡吧
享受技术带来的乐趣,体验生活给予的感动

磐安|自驾浙中川藏线,过没有人从众的假期

清明节假期去了磐安,浙江省金华市的下辖县,它正好位于浙江省的中心位置,所以有着「浙江之心」的美誉。磐安地处大盘山脉的中心,是钱塘江、瓯江、灵江和曹娥江四大水系的主要发源地,因此也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磐安县域内地形多样,山清水秀,森林覆盖率高达83.85%,空气质量优良,生态环境优渥,还被称为「浙中盆景,天然氧吧」。除此之外磐安还是中国药材之乡、中国香榧之乡、婺州南孔圣地以及中国舞龙的发源地,我们熟知的那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是南宋大诗人陆游在这里写下的。磐安自然资源特别丰富,人文历史尤其厚重,然而以上的这些并不是我此次选择磐安作为旅行目的地的原因,以上的这些也都是我到过磐安之后才知道的

这次旅行之所以选择磐安是因为那里有一条自驾公路,全程穿行在层峦起伏的群峰之间,串联起一个个如秘境般的高山村寨,沿线有古老的村落、壮观的梯田,还有惊险刺激的盘山公路,弯多路险,风景优美,被誉为「浙中318川藏线」,是自驾爱好者的天堂。能被称为318川藏线,大概是对这条自驾路线极大的肯定,之前自驾过「皖南川藏线」就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据说这条浙中川藏线沿途更加原始,风景更加优美,体验也更加刺激,那单单为了这条自驾线路就值得出发了

行程

本次行程依然是一家三口,前后共计四天的时间

04.03 Day1

路线:上海 - 崇仁

遇上假期,堵车已是必然,尤其是在假期开始的第一天上午,开出上海都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为了不被堵在路上,尽管老婆儿子到家已经晚上10点,我们还是决定收拾出发了,晚上肯定是到不了目的地,单单是开出上海就好,为明天节省点时间。这也是房车出行的优势,随时出发,不用担心住宿问题,开到哪里困了就找个地方睡觉休息,更加的自由和方便。出发时已近凌晨12点

导航目的地方前镇,这里是浙中川藏线的东入口,导航显示共计320公里,预计需要4小时15分,凌晨时分路上不堵,趁着清醒,伴着许巍的蓝莲花一路向前,路况很好,竟一口气开到了绍兴崇仁服务区,离方前镇只剩下几十公里的距离,此时凌晨两点,困意袭来,就在服务区背后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停车睡觉了

04.04 Day2

路线:田芯村 - 浙中318东线 - 悬崖村

一觉睡醒,已经早上九点半,昨晚停在旁边的车子都已开走,偌大的一个停车区就剩下了我们一辆车,下车逛了一圈,不得不感叹浙江的服务区建的真好,这里要特意夸一下崇仁服务区,有专门的司机之家,提供茶水以及休息的地方,很干净,旁边还有配套的洗漱区,可以洗澡洗衣服,对司机朋友真的太好了

我们洗漱好,给车子加满水,简单的吃了点早饭,继续出发了,路上依然很顺畅,不堵车,车窗外的风景也变成了大片的农田和别致的青山,经过穿岩十九峰,穿过了一个又一个山洞,最终在街头收费站下了高速,下高速不远就走上了323省道,总觉得这段路很熟悉,似曾相识的样子,直到看到路旁的寒山湖,才想起来,确实是走过,去年在台州天台旅行时曾到过这里,这里隶属于台州市天台县,去年没找到的寒山湖边绝佳露营地今天是有机会找到了,国道很好开,旁边的山坡上长满了好看的花

沿途都与寒山湖相伴,有一些不错的观景位可以俯瞰寒山湖,湖水清澈,静静的坐落在群山环抱间。寒山湖别名里石门水库,因唐代诗人寒山子曾在此游历而得名,寒山是天台的重要文化符号,在天台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以他命名的地点,不仅天台,就连苏州著名的寒山寺,也是因为他曾在那里修行而得名

除了俯瞰之外,还有些地方能下到湖边,在湖边散步,与湖水亲密接触,其中最好的地点在田芯村,国道边就有个路口可以拐下来,这里环境优美,还是电影长津湖的取景地,停车方便,车位充足,没有停车费,很不错。建有一座竹桥可以直通湖中间

天气很好,几乎没什么游客,有几个露营的在湖边扎起了天幕,还支个烧烤炉,搬个凳子坐下来边烤边吃,烤面筋香气四溢,五花肉滋滋冒油,着实是把我给看馋着了。吃不到烤肉,那就沿着湖边随便走走,也是十分的惬意那

湖边就是村子,村口有个小卖部,小卖部里还卖当地的卷饼,一张饼里卷了十几种小菜,也是特别的好吃,买上一份算是给没吃到烧烤的补偿了,村子整洁干净,临湖而居,湖边还建了个小木屋,屋子里放了张茶台,屋子外就是露台,露台正对湖景,这屋主人是懂享受的。坐在露台的椅子上,面对山湖,我们也体验到了屋主人的快乐

半天时间过去,我们还没到此次行程的起点方前镇,要走了,前往下一站。离开田芯村不远就出了天台县,正式进入磐安县境内,一进入磐安就能看到这个浙中川藏线的指示牌,指示牌的对面是同兴庙,停车拍照打卡,算是正式进入浙中川藏线的自驾旅程了

此时已经下午两点,在开始进山之前先填饱肚子,方前镇是个很好的补给点,这里超市饭店都有,找了一家江西小炒,点了四个菜,饱餐一顿,味道不错,价格实惠,这四个菜一共花了88元,单肥肠就40元,其他素菜都比较便宜

吃完饭继续往前,在这里可以拐回头从同兴庙那里浙中川藏线的指示牌那根据箭头拐进旁边小路进入,或是跟我们一样直接从方前镇沿着浒溪往前开,无论从哪开始最终都会在横路头附近交汇。我查了路线,浙中川藏线并非一条单一的完整主线,而是由一条核心主线串联多个支线共同构成的自驾网络,所以即便是从不同的地方出发,中间走了几个不同的岔路,也可能都属于浙中川藏线的一部分,不必过分纠结一定要从哪里到哪里,整体核心节点都走到即可

沿着浒溪一路往前很快就进入了磐安山区,驶入了盘山公路,这对于喜欢跑山的来说真的是大爱,打开车窗,吹着山风,呼吸下山间的清新空气,还有伴着树木和花草的气息

一路往前海拔逐渐升高,一直来到了接近山顶的位置上山头,走这一路都很少有看到专门的观景平台,民宿之类的也很少有遇到,倒是这里正在修建一个名为凉村老木匠的民宿,靠近崖边的地方有几间三角形的小木屋,看上去很好看,只是突出山崖之外,感觉有点危险,似乎还未开业,没有人住的样子,对面的崖壁上是浙中川藏线的巨幅线路图,从图中可以了解浙江318浙中川藏线的全貌

上山头这里是个很好的观景平台,也是走这一路为数不多的观景平台,从这里可以远眺对面的悬崖村,就在对面山间,隐隐约约看到的几排房子就是悬崖村了,看上去似乎不远,但实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近,中间一条山谷相隔,要到达悬崖村,需要先下再上爬一座山

之前的路虽然窄但是还好走,但从上山头下来路就变得难走了很多,单车道特别窄,我一辆车都费劲,要遇到对向来车那绝对是没办法错车的,尤其是坡道还陡,走这段路时着实捏了把汗,好在没有遇到对向来车,也算顺顺利利的走完了

下到山底,遇一村子,被眼前的景色吸引,高耸的山峰,幽长的峡谷,峡谷之间一条清澈的小溪穿过,小溪旁的石头上长满了青苔,沿溪流两侧建了几间房子,一个老人正坐在房子前发呆,水流声、鸟叫声,和着风吹过树枝的沙沙声,宁静恬淡,仿若世外桃源,忍不住的停下来

村子里随便逛逛,这里叫里井坑,位于磐安、天台、仙居三县交接的地方。清代乾隆嘉庆年间三门县内的任家任氏先辈为谋生计迁徙于此,这里因四面环山、山高陡峭、俯视谷底、如坑似井,井坑村因此而得名,后有叶氏迁徙井坑村外,就有里外井坑之分。任家先辈确实会挑地方,环境不错

尤其是这条穿村而过的小溪,清澈见底,甚是喜人,如果是夏天的话那必须跳下去玩玩儿,现在还有点早,天冷水凉,就不去戏水了,倒是儿子没忍住,在溪上的石头间来回穿梭,一个不小心掉到了溪流里,湿了一只鞋子,倒也问题不大,小孩子天性如此,开心就好

离开里井坑,继续往前就要一路往上了,终点悬崖村。从里井坑开始到悬崖村,这段路非常难走,是整个浙中川藏线中最难走的一段,路窄坡陡的挂壁公路,一侧山壁,一侧悬崖,有好几公里,惊险刺激,驾驶起来要格外小心,一些大的房车估计是走不了,新手司机建议谨慎前往吧

接近山顶的位置就是悬崖村,悬崖村实际的名字叫岩门村,坐落在海拔800多米的群山怀抱之中,因村庄三面均为高300多米的悬崖而得名悬崖村。悬崖村算是浙中川藏线上配套最为完善的地方了,村子里有许多民宿,还有咖啡馆,高山之上,环境很好,夜晚能看到漫天的繁星,如果带了帐篷,还可以在山顶平台扎帐篷,晚上能躺在床上看星空

在我们所有去过的村子中,这个村子的位置并不算最险和最难到达的,最险的应该是之前去到的木梨硔村,位于黄山市休宁县,至今仍未通公路,位置要更为险要,也更难到达,当然风景也更好。当然这里景色也不错,最好看的当属村子里的这座桥,旁边就是几百米高的悬崖,溪水从桥下流过倾泻而下,形成了高达几百米的瀑布,走在桥上也是特别刺激,尤其是对于我这种恐高症选手,是一刻也不愿意多呆的

天色渐暗,难得清闲,那就来放一场户外电影,车身挂上幕布,支起投影,选了我喜欢的悬疑类影片,星空之下,悬崖旁边,看故事情节紧扣心弦,逐渐深入抽丝剥茧,倒一杯啤酒,拨开迷雾知晓答案。肖央的演技,佟丽娅的颜值,还有这剧情也在线

电影结束也才不到10点,虽意犹未尽但也准备早点休息了,这个天气山上还是有点凉的,但没到冷的程度,户外看电影两小时,正常穿了件卫衣加一件薄羽绒服不冷,现在这天气最好,晚上睡在车里,盖一个被子不冷不热,很舒服,简单收拾准备睡觉

夜深,晚安

04.05 Day3

路线:悬崖村 - 浙中318西线 - 花溪

晚上睡得很好,一觉到天亮,起来之后先去村子里逛一圈,看悬崖村介绍,悬崖村除了特殊的地理位置外,还是一座地质文化村,村子里有各类地质遗迹27处,涵盖了火山岩地貌景观、流水侵蚀地貌景观、构造地貌景观、瀑布、崩塌等等。从这里可以俯瞰昨天我们呆的里井坑,在这个亭子边上还看到了一条山路,似乎可以直接徒步下到里井坑

昨天下午到达悬崖村已经快要天黑了,没怎么逛,今天一早又进村子逛了逛,整个村子不大,常驻村民只有一百多户,虽然有几家民宿,但是不多,看样子平时也不会很热闹,村口有个停车场,就是我们停车的地方,大概能停20辆车的样子,一面临崖,位置挺好,不收停车费,昨天下午我们到的时候还有停车位,到了晚上停车大概也就三分之一了。早上的村子很安静,就像刚刚睡醒还在迷迷糊糊的样子

悬崖村这里还有几处景点可以玩儿,都是免费的,最为知名的应该是杀人桥,所谓杀人桥实际上是一处火山岩岩岗,长约 100 米,宽约 5 米,两侧坡度约 70°,高度数十米,两侧是深不见底的深渊,地势险峻。相传在明末清初,磐安白头军首领周钦贵领导了一场抗清斗争,白头军曾发展到八万余人,战火延烧到数县,后来白头军被清兵围困,全部退守罗成岩,在困守罗成岩的三年中,这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清兵曾数十次发起进攻,皆因山高路险,常常有去无回,被俘虏的清兵皆被押到此处山梁上斩杀,因为这里常作为斩杀人的场所,发生的惨案数不胜数,后来这座山梁便被人们称为杀人桥

杀人桥距离悬崖村有一点距离,我们就没有单独过去了,简单煮了个鸡蛋,冲了杯咖啡,配着点面包解决了早餐就准备继续今天的行程了

离开悬崖村,继续浙中川藏线的行程,要下山到里井坑然后走另一条岔路往前,下山途中遇到一个自驾车队,在一处稍微宽点的地方错车,让对面先走,打头的大哥说让我等一等,继续往前错不了车,他们有二十几辆车一起。看他们大概六十多岁的样子,车子虽然品牌和价值不同,但每辆车都悬挂了国旗,统一了编号,对讲机随时联系,互通有无,颇为壮观

下到里井坑拐上了一条岔路,路虽然依然不好走,但至少宽了点,勉强错车,之前走其他的山路大都柏油路,水泥路不多,本次浙中川藏线上却走了好多的水泥路,接近里井坑的位置在溪流的上游是一个碧绿的水潭,水潭边还有瀑布,环境超好,也是十分好看

在山间自驾,随时都能与小溪为伴,几乎走的这一路山路旁边都有小溪,如果喜欢玩儿水随时可以停下来,夏天来自驾应该会特别舒服,山里本就要凉快一些,再搭配溪水降温消暑就更棒了。继续往前经过石研村能看到一大片梯田,可惜此时时间不对,梯田里少了些青葱的翠绿或是诱人的金黄

继续往前会经过这个网红打卡地,一个融合了吉普车的建筑,越野味十足,周围的石头上还写着浙江318川藏风车线。我们所走的浙中川藏线都还是比较好走的水泥路,普通的家用车就能走,除此之外浙中川藏线还有几条越野线路,要专业车辆在申请允许后才能走,留给专业玩家了

继续往前会经过里田石,作为浙中318川藏线上比较大的一个停靠点,有超市可以简单补给,但似乎没有看到饭店,里田石村为原四协乡乡政府所在地,后撤乡并镇改为四协办事处,2006年办事处也撤销了,里田石村是一个三岔路口,有古树、廊桥、老建筑等,时间充足可以逛逛看看

继续往前在里林山附近会遇到另一个打卡点,同时这里也是浙中川藏线越野路线的一个入口,旁边的牌子上罗列了浙中川藏线与越野相关的一系列大事,我对越野不熟悉,也没有要尝试的冲动,从旁边的牌子上写着的:未经许可禁止通行,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必须严肃对待,还是要安全第一

今天这一路的路况要比昨天好不少,大部分的家用车都能走,风景超棒,我时不时的忍不住停车欣赏拍照,不过这一路仍然不宽,最宽的地方两车道,好在路上车不多,很多时候都是跑半天都看不到一辆车,随时停车也不影响其他车辆通行,就下图这风景,你有没有心动那

最终我们从下溪出了山,这里是和省道323的交汇点,既是浙中川藏线西线的起点,又是我们浙中川藏线的终点,到这里算是走完了浙中川藏线的精华路段

在这个入口处的旁边还是浙中川藏线驿站,在旁边还有个溪下湾农庄,外挂牌子天下摩友是一家,之前在皖南川藏线上就遇到了好多骑摩托车的车队,这次的浙中川藏线同样有遇到,不过不多

自驾过皖南川藏线和浙中川藏线之后,个人感觉是,两者景色都特别棒,相比之下皖南川藏线更加成熟,路况和配套也都要更好一点,线路也更长,知名度也是皖南川藏线要高的多,从没到节假日的堵车情况就可见一斑,相比之下这就是浙中川藏线的优势了,我自驾这一程,别说堵车,就除了悬崖村之外遇到的车都很少,所以喜欢自驾喜欢跑山的朋友,趁它在大火之前体验吧

离开浙中川藏线驿站,又行驶在了323省道上,行程还未结束,我们继续向前,前方到达大盘镇,已接近下午两点,找个地方吃午饭,继续江西小炒,四个菜跟昨天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86块钱,味道很棒,饱餐一顿,出来旅行,在外吃饭的话我们很多时候都会选这种家常炒菜店,但凡开了几年的,一般味道都不差,并且顾客多是本地人,价格也实惠

大盘镇因地处大盘山主峰之下而得名,大盘镇除了大盘山自然保护区外,还有个景点昭明院,昭明院因南梁昭明太子萧统在此隐居而得名,相传昭明太子萧统为避谗言,来到磐安大盘山,在此结庐读书,还常入深山采药救助山民,被尊为盘山圣帝,至今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为还有为了纪念昭明太子诞辰日的庙会,感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填饱肚子,我们离开大盘镇,继续323省道往前,经过大盘山风景区,风景依然很棒

大盘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海拔1245米,是浙江名山和浙东祖山,同时也是钱塘江、瓯江、灵江三大水系主要支流的发源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以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和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及其原生地生态系统为主要保护对象,是中国东部药用植物野生种或近缘种最重要的种质资源库。爬过一个山坡,又被眼前的美景吸引,蓝天白云,草绿花红,色彩斑斓,真的好看

经过花溪风景区进去看看,花溪景区以赏亿年火山奇观,涉千米平板长溪著名,主要景点有廊桥遗风、斤丝潭、平板长溪、花溪幽胜、双瀑争潭、情人谷、石猕岩、火山湖等。花溪景区收费65元/人,此时已经接近下午四点,景区主要是以玩水儿为主,当前这个时节也不是很合适,我们就不准备进去了,从外边看景区环境很好,但似乎鲜有游客

一般景区的大门离入口都有一定的距离,要坐摆渡车进去,花溪景区原本也不例外,景区大门离入口有两公里的距离,要乘坐摆渡车进去,但现在景区摆渡车并没有运营,大门也是敞开的,可以直接开车到入口处,入口处旁边有几个停车位,就这几个停车位都没有停满,可见这个景区是真的没什么游客。我们回到大门口的停车场,看这里环境很好,有几棵树开满了花,红红绿绿,特别漂亮,那就停下来欣赏一下吧,摆开桌椅,切上西瓜,休息了

绕着停车场转了一圈,这个停车场很干净,也很大,大概能停一两百辆车的样子,但实际停车的几乎没有,整个都被我们承包了,所以肆无忌惮的找了个最好的位置横着停在了树下,完全不会影响到其他人,空旷的环境,优美的风景,不赶路随时停下的旅行,极致的松弛,音响里放着轻松的纯音乐,我们各自干着自己的事情

花溪景区最为知名的是平板溪,这平板溪也是磐安珍贵的地质遗迹,主要位于景区内的陈华坑,全长约2公里,其核心区段长约1000余米。溪中基岩出露沟底平整,故称平板溪,平板溪上流水淙淙,人赤足走在平板溪上,河床轻抚脚底,小鱼在趾间穿梭,这无疑是一处绝美的天然足浴场,如果是夏天的话还真的可以进去体验一番。环境太好,躺的很舒服,所以就就在这里没走了,以车为家,晚上简单的煮个饭,一家人坐在一起,虽然并不丰盛,但却也十分温馨

时间充足,那户外电影自不可少,挂上幕布,支起投影,此时,一树红花正竞相怒放,一轮明月正高悬天空,三人并排而坐,花前月下,一场电影,没有什么比这更浪漫

电影结束,睡觉

04.06 Day4

路线:大盘山博物馆 - 墨林 - 榉溪

安安静静的无人打扰,睡了一夜,这个停车场暂时还不收费,旁边就是游客中心的卫生间,很方便。早上起来,我负责给大家简单的做个早饭,老婆主要收拾下自己,儿子则要把假期作业给做完,虽然出来玩儿,虽然我们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比较平和,但基本的作业还是要做的,该学学该玩玩,行万里路也要读万卷书

煮了一锅白粥,再加几个鸡蛋,一点面包一个火腿,配上点咸菜,还有饭后水果,也算简单营养了

吃完饭继续前往下一站大盘山博物馆,博物馆我们去了很多,但大盘山博物馆有别于我们去过的其他博物馆,它是全国唯一一个以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为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相关博物馆,集中展示了磐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以及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除此之外还介绍了大盘山的地质特征、形成过程以及周边的历史文化等等,让我尤其记忆深刻的是那些分门别类的大盘山动植物展示,包括了种子类、皮类、叶类、茎类、根类等,种类繁多,琳琅满目,非常值得看

也是在大盘山博物馆让我了解到了榉溪村,这座由孔子第四十八代孙孔端躬在南宋时移居于此而建的村子,至今村子里几乎所有人都还是孔氏一族,至今村子里还都有婺州南宗祭孔大典,至今村子里还保留着孔氏家庙,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去实地探访榉溪村。在前往榉溪村的路上,路过墨林村,这两天经常在网上刷到这个网红村,遂拐进去看看,村子建的挺好,但网红的代价就是人多,人声和着喇叭里的叫卖声,特别嘈杂,进去稍微逛了下就走了,呆惯了清净的地方,一时竟无法接受这种热闹了。村子挺好,审美在线,人少的时候应该也还是有点味道的

继续前往榉溪村,中途竟又路过大盘镇,没有详细旅行规划的缺点就是会走一些回头路,除了浪费了点油钱其他也还好。据相关谱牒记载,靖康之变,中原动荡,孔子第四十八世孙袭封衍圣公孔端友、大理寺评事孔端躬等孔氏后裔,随宋高宗南渡,至临安后,孔端友携孔子和亓官夫人楷木像往衢州,并定居于衢州西安菱湖,史称孔氏衢州南宗,孔端躬仍随高宗至台州章安镇,见海上高宗之船已不知所向,无奈改道西行意与孔端友会合,然山路崎岖,其父孔若钧不胜长途跋涉之劳,行至榉溪时疾病发作,只得暂时停息,不久孔若钧病逝,孔端躬葬父于榉川北岸钟山后坞,为尽孝道不忍离去,又见榉溪山峦透迤,水流清澈,民风淳厚遂决意定居于此,于是便有了榉溪村

进入榉溪村,正好遇到正在举办的孔子文化春会,庄重的活动,严谨的仪式,办的相当好,我比较喜欢这种文化活动,不自觉见在太阳下站了半个小时看完了整场活动

跟旁边的孔氏大叔聊了下才知道,这只是彩排,正式的活动在明天上午,届时会有山东/香港/台湾孔氏后人都来参加,届时声势浩大。这彩排也是相当专业了

就在彩排会场的对面就是孔氏家庙,榉溪孔氏家庙坐落在榉溪村榉川南岸,始建于南宋宝祐二年,清代重建,坐南朝北,占地836平方米,整座建筑以中轴线贯穿,左右对称,由门楼、戏台、天井、正厅、穿堂及二小天井、后堂等组成,平面呈长方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般此类建筑都称之为祠堂,之前去皖南古村就看到过好多类似的家祠,但这里的叫家庙,我查了下这主要是因为孔子地位尊崇,得朝廷恩准,故称之为家庙

家庙出来继续进村子里逛逛,闲逛也是我们了解一个地方的主要方式之一,榉溪村坐落在大盘山南麓一个狭小的山间盆地中,榉川绕村而过,四周群山环抱,林木繁茂。村子干净整洁,古朴典雅,但人不多,也没啥商业化,逛起来很轻松

榉溪村自孔端躬在此定居,八百多年来,形成了一个以孔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全村现有人口1300余人,孔姓占95%以上。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人文历史,使榉溪成为集古屋古庙、古井古巷、古墓古树于一体的自然村落。我还很少见到一个村子几乎都是一个姓氏的,就我们老家的村子冠以张村/李村/王村之类的名字,每个村子也都有好几个主要的姓氏,这种全村几乎只有一个姓氏确实比较特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孔氏的原因

在村子边上,有一个八百多年的红豆杉树,据传,孔端躬临行前专门到山东曲阜孔林,向列祖列宗拜辞,并掘得桧木苗一棵随身携带。时北国沦陷,有家难返,前途未卜,遂发愿说:“何地植土生根者,即吾孔氏新址也。”进入江南后,每到一处,只要稍作停留,便将桧苗植于土,凭其是否生根发芽作为去留的依据。父逝后,发现桧苗已生根发芽,端躬以为此乃天意,于是决定在此定居下来。如今历经八百多年风雨沧桑,这棵桧树依然是强杆繁枝,生机蓬勃,是榉溪的风水宝树,被列入“全国百棵古树名木”。就下边这棵树,是不是真的从曲阜孔林而来无法考证,但树木的年龄是真实的,大概跟孔氏移居于此的时间相当,这也十分神奇

古树边上有一阶梯,可以上山,阶梯很陡,接近七八十度的样子,上下都要手扶旁边的栏杆,可能一不小心就要滚下去,阶梯不高能登上山顶,山顶有一亭子,视野很好,可以俯瞰整个榉溪村

接近六点,天色渐暗,我们也要回家了。看了下导航,回去的路很堵,至少要6个小时,行至大盘镇,又路过了昨天中午吃饭的那家饭店,决定吃完饭再走,开店的是夫妻俩,有一个孩子,大概三四岁的样子,女主人漂亮,男主人实在,之所以说实在,是因为一件小事,坐在门口位置的一个大叔,穿着朴素,看上去很饿,自己一个人点了一个菜,老板在端上菜了之后,给他打米饭,盛米饭的碗比我们的要大不少,并且米饭装的很满,像是用米饭在碗里堆起了一个小山丘,大叔连连说太多了吃不完,老板则笑着说吃饱点。一个小小的动作给了我很大的好感,所以我想帮他们宣传,如果你也到了大盘镇,恰好要吃饭的话,可以考虑下下面这家店

三天时间过的超快,眨眼间已结束,本次旅程也告一段落,要回去了,再见磐安

后记

有些朋友会拿我的文章当攻略,尽管我写的是休闲的游记,不过本着技术人的严谨态度,所有文章提到的路线和地名都是有对照地图校验的,如果想要抄作业,应该也不会错。这篇游记做了一些小优化,主要的导航点都有在文章里加粗标注,当然我顺手也把这主要三天的路线给列一下,方便大伙直接复制吧

第一天:田芯村-->方前镇-->横路头-->上山头-->里井坑-->悬崖村。第二天:悬崖村-->石研村-->里田石-->里林山-->下溪-->大盘镇-->花溪风景区。第三天:花溪风景区-->墨林村-->榉溪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