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回:「久违的暑假|沿海自驾DAY12 - 步道」,昨天先是自己动手解决了房车的电路问题,不是很复杂,但因为缺少工具加上不熟悉,边学边干,花了一整个上午,下午去山海步道徒步,步道很美,时而穿行林间,时而俯瞰城市,时而远眺大海,步道也很长,全程「云海线」加「林海线」两条步道加起来有超过50公里,我选了其中精华的30公里,花了6个多小时,大概走了2/3,腿已废,但值得
昨天走了太多的路,超累,一觉睡醒已经接近上午10点,起来看了下,无风,很热,应该是这几天最热的天气了,室外活动肯定不合适,得找个室内的,图书馆,没错,我比较喜欢去图书馆,平常周末没事的时候也常去,安安静静的,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无人打扰,氛围也很好。搜了下厦门图书馆,开车过去,图书馆不错,干净整洁,空调很足,是个好去处
简单逛了下,开放给市民使用的有2层,每一层都很大,除了馆藏书籍外,还有阅读区、学习区,甚至还有专门的自习室,环境特别好,饮水不仅提供了开水,还有温水可以选择,很贴心了,座无虚席,来这学习的很多。找了个位置坐下来,开始干活
下午3点多手头的活结束,准备离开了,图书馆的旁边就是厦门市博物馆,顺便也去博物馆参观下,博物馆有几个展厅,个人感觉整体一般吧,还是更喜欢图书馆一点。比较好的一点是博物馆里有讲解员,看上去都是小学生,应该在10岁左右,落落大方,讲得很好,我觉得这个可以推广下,公共单位给学生一些锻炼的机会,特别好
身体的疲惫在图书馆的静谧中得以恢复,精神的粮仓也在历史的回响里得到了补充。是时候,去看看厦门的另一张文化名片了——集美学村。这应该是我在厦门的最后一站了,想去的地方只剩下了这里,开车到厦门地铁1号线高崎站,2号口旁边就是个停车场,停好车坐地铁去集美学村,地铁只有一站,之所以不直接开车到集美学村,而是先到高崎再乘坐一站地铁过去,主要是因为从高崎到集美学村这两站地铁之间经过大海,是现实版的千与千寻取景地,很漂亮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位于厦门集美半岛坐落于集美村。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历经百年发展,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
从集美学村地铁站出来,先扫了个小黄车,然后骑车去逛集美学村,第一站龙舟池,学村内的人工湖,因每年端午节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而得名,池畔亭台楼阁倒映水中,景色优美,是休闲漫步、观赏建筑、感受校园氛围的绝佳地点
集美学村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之一是其独特而宏伟的建筑群,融合了中西建筑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闽南侨乡建筑风格,并于2006年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巧妙的将闽南传统建筑元素(如燕尾脊、红砖墙、绿色琉璃瓦、石雕装饰)与西洋建筑风格(如拱券廊、罗马柱、巴洛克装饰、西式屋顶)相结合,建筑群总体布局常采用主体突出、对称或一字形排列,庄重雄伟,气势宏大。从这座道南楼就看得出来,9座连体建筑一字排开,长达176米,中部主楼为重檐歇山顶,两翼为单檐歇山顶,红、绿琉璃瓦相间,屋檐下置大斗拱,气势恢宏
集美学村的灵魂人物是陈嘉庚先生。他怀着「教育为立国之本,兴学乃国民天职」的坚定信念,将毕生财富和心血倾注于家乡教育事业,非伟大二字可以形容。走在龙舟池畔,恰遇一抹晚霞,与周围建筑一起倒映池中,十分漂亮
龙舟池畔还可以看到集美学村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南薰楼,楼名取自虞舜时的南风诗:「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氏之愠兮」。主楼为高15层的西式建筑,屋顶为中式方亭,两侧附楼似展翅的双翼、凌云腾飞,南薰楼是中西合璧的典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成为集美区的标志性建筑,当地的朋友常用“穿西装,戴斗笠”来形容这种巧妙融合
夜晚集美学村内亮起了灯光,眼前的集美学村建筑群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丽,一排排红砖绿瓦、飞檐翘角的嘉庚建筑错落有致地排列在湖边,倒映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好一幅精美的画面
离开龙舟池,从集美学村南门进去沿着嘉庚路一直走几百米到石鼓路,这里美食一条街,各种各样的美食琳琅满目,无论你喜欢什么口味,在这里应该都找得到。正好是晚餐时间,路过一家沙茶面店人气很高,于是进去点了一份沙茶面,味道还真不错
填饱肚子继续逛,晚上了很凉快,逛起来刚刚好,下一站大社。集美大社是集美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传统闽南村落之一,它始建于明代,是陈嘉庚先生的故乡。村内保留着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闽南红砖古厝,这些建筑采用出砖入石的墙体、燕尾脊屋顶、精美的石雕、木雕和砖雕,门楣上常有堂号,体现了浓厚的闽南传统特色。晚上村子里随便走走找寻一下属于这里的独特味道
集美大社逛完出来,来到了今天的最后一站十里长堤,十里长堤,是集美学村内一条极具人气的滨水景观长廊,大致从集美大桥桥头开始,沿着杏林湾海岸线向集美外滩、园博苑方向延伸,其核心区域通常指靠近集美大桥下、视野最为开阔的那段堤坝。因其视野开阔、风光旖旎,尤其是观赏日落的绝佳位置,近年来迅速成为热门的网红打卡地和市民休闲胜地
晚上的十里长堤边上有许多休闲漫步的市民,尤其是看到相亲角,就感觉十分的接地气,沿十里长堤走走很舒服,看到堤坝上喝酒聊天谈心的年轻人,也能感到热烈的青春
在泉州时,有个粉丝朋友看到我来泉州旅行,就说要线下见一面聊聊天,当时因为各种事情没有见到,后边我就来了厦门,这周他也来了厦门,我们约好了晚上见面,十里长堤逛完,见到了。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聊了特别多,聊的特别好,互相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以及对当下和未来的一些思考,不知不觉就过了晚上10点半,因为要赶地铁必须要走了,意犹未尽,来日方长,感谢朋友带的泉州特产,希望他未来一切顺利,得偿所愿
一个人的旅途,因为这些来自屏幕后的善意与共鸣,而变得温暖且不再孤单。赶地铁的路上又路过了龙舟池,晚上的龙舟池边有一些小摊,烧鸟、酒水、咖啡,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谈笑风生,十分惬意
下午停好车出来时,发现这个停车场支持P+R。厦门P+R停车场是停车+换乘模式,驾驶员可将车辆停放在地铁站或BRT站附近的停车场,然后换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每日6:30-23:30内停车并换乘地铁/BRT,可享2元/小时、单日封顶8元的优惠,最高收费8块。厦门停车超贵,是我去过的所有城市中最贵的,50/60每天的停车费算是十分常见了,对比之下你就知道这个8块有多大的诱惑
P+R的使用流程是需要先开通服务,通过厦门交通小程序输入车牌号开通换乘功能,先停车再开通也没关系,我就是先停好车才发现的P+R,然后打开小程序登记之后进的地铁站,停入P+M停车场后,需在60分钟内扫码乘坐地铁/BRT,返程出站后60分钟内扫码离场
回到高崎地铁站,2号口出来就是停车场,晚上不准备停这里了,回集美学村,明天继续简单逛下再离开,出场通过P+R缴费,真的只要8块钱,省钱了,大喜。回到了集美学村,晚上停车位好找,随便找了一个停车休息了
虽然是一个人在路上,但我从未真正独行。我写下的每一个字,拍下的每一张照片,都像是一封寄往远方的信件,总有同频的人会收到。分享本身,就是一种邀请,它让我的单人旅途,变成了无数人共同的云游,而这份远方的共鸣,是比任何风景都更加温暖的行囊